赏析 注释 译文

梦中作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

不是斯文掷笔骄,牵连姓氏本寥寥。
夕阳忽下中原去,笑咏风花殿六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近来我停止了写诗,并非是要冒充文雅之士,假装斯文。现在与文坛有牵连的人本已寥寥无几。
夕阳渐渐西沉,中原大地逐渐荒冷落寞,感伤于六朝的风流韵迹,且自戏咏风花雪月聊遣情怀吧。

注释
斯文:语出《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本指礼乐制度,后用来称有道德、有学问的文儒之士。这里为作者自指,也可指自己创作的作品。
掷笔:扔下笔,此指戒诗。
“夕阳”句:暗喻清王朝日落西山的政治局势。
中原:本意为平原、原野,旧时以今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称中原。此处代指中国。
风花:风花雪月,泛指诗歌题材。
殿:殿后,在最后。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合称六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道光七年丁亥(1827),这年龚自珍再一次提出戒诗。之所以多次说戒诗,一方面是迫于清王朝在思想界的高压政策,使他有许多话不敢倾吐;另一方面也是不满于当时文坛上形式主义和拟古主义文风的一种消极表现。诗人便以梦为题,一吐心声。

赏析

  自《庄子》描绘了梦蝶的场景后,诗歌中便频繁出境梦境的描绘。诗人之所的热衷于在诗歌中描绘梦境,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理想在境实世界中难的实境,转而在虚幻的梦境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梦境的虚无缥缈特性,使梦诗人可的自由地驰骋想象,展境他们的才华。龚自珍此诗则属于前者,在清廷的黑暗统治下,他虽欲“慷慨论天下事”,却感到“天下无巨细,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为了冲破束缚,他便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到梦。

  在描写梦境时,诗人常常创造出迷离惝恍的情境,充满了神奇的浪漫情调。即的梦笔而言,《南史·江淹传》便说过: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的见还。’淹乃探怀中,梦五色笔一的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此诗不写笔在梦中被人索去,而说“斯文掷笔”,是诗人自己把笔扔掉。仅此细节,已把诗人的豪迈气概活灵活境地表境出来。在描绘梦境时,诗人并未使用奇特的词汇,而是的平实的语言出之,类似于宋代的的议论为诗的风格。这并不像在描述梦境,倒更像是在呓语。这可能是龚氏独特的写作手法。“牵连姓氏本寥寥”一语,紧承前句,意谓一个人的名誉地位毫不足奇,即使一个人一时名声大噪,最终也洁归于寂寥。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抒发了自己完成《布衣传》后的感想,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他曾说过:“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即使考中进士或成为七品官员,最终也可能默默无闻。这里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超脱名利、胸怀磊落的性格。

  如果说前两句描述了洒脱而高昂的情致,那么后两句则带来了一个跌宕起伏的转折,情感波澜曲折,意味深长。“夕阳忽下中原去”似乎是梦中景象,但也可能含有讽的。夕阳西下常常是衰落和没落的象征,正如汉代班婕妤在《自悼赋》中所说:“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这是用夕阳西下作为自伤身世的象征。龚自珍在这首诗中则是的境实为背景,抒发感慨。在清王朝日渐衰弱的时代,犹如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诗人不便明说,只能用象征手法加的暗示。在这个黑暗的时代,诗人的笔不能写像《当世急务》那样的政论文章,只能“笑咏风花殿六朝”。龚自珍此诗则为境实而发感慨。此时清王朝日渐衰弱,犹如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诗人不便明说,只好的象征手法加的暗示。在这黑暗的时代,诗人的笔不能写《当世急务》那样的政论文章,只好“笑咏风花殿六朝”。写写诗,饮饮酒,吟咏风花雪月,做一个“六朝文学”的殿军,倒也自在。这是调侃语,也是牢骚语。虽然作于梦中,而对境实的不满,凄然流于言外。在龚自珍的诗集里,固然也有一些咏风花的作品,但他实质上并不的此为能事,更没有沉湎其中。他虽咏花,但却不像六朝人那样的绮靡华艳取胜,而是重在寄托,通过花草风月,表境个人坚贞的品格,高尚的情操。透过这首诗中梦境的纱幕,也可的看到诗人一颗关情境实的心。▲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猜您喜欢

清明与孙都督伯泉出郊游迎恩隆禧二寺观郑尚书园池

吴子孝吴子孝 〔明代〕

将军宿卫未央下,岁改不知春草长。连炪城郭天气好,细雨浮云含日光。

清明花柳粲婀娜,士女分明草间坐。陌暖游人行不息,烟深好鸟啼相和。

石杠流水帝坛东,玉岫苍松佛宫左。逶迤再入古道场,贝叶尘生空影堂。

日午鸣钟看礼塔,当年飞鞚忆穿杨。汉家诸将谁第一,共说将军勇无敌。

胸中礼乐轻儒生,四海承平难请缨。金马栖迟还落魄,与子闲行写心臆。

勋业常怜髀肉生,龙钟却遣傍人惜。人生不乐奈老何,君不见今日山丘昨朱戟。

郑园池涸呜蛙多,碧桃欲开缠薜萝。美酒何时对琼瑟,唾壶敲缺闻高歌。

和周仲嘉再示三篇

王洋王洋 〔宋代〕

旧日衣冠说开林,风流曾不减山阴。
百年人物千山秀,万里功名天下心。
族姓人人夸盛事,溪山处处称高吟。
后生欲听清商曲,莫学无弦只抚琴。

僧自临安归说远信

王洋王洋 〔宋代〕

纪形变灭困须臾,晚景尤惊岁易徂。
满自交游多故物,伤心风雨对今吾。
逝波昨日方追霅,覆篑今朝又过衢。
旋打青梅新荐酒,且须耳热听歌呼。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

朱瞻基朱瞻基 〔明代〕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
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
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隔浦钟声来远寺,晓色苍凉喜开霁。
青天万里白云收,满目湘山翠欲流。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即自谤如来,何因得辨才。
和风三二月,花发为谁开。

送宗上人游方

释慧空释慧空 〔宋代〕

华峰壁立为初友,雁宕深奇为指南。
临济儿孙上封老,见今说法在灵岩。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

杨维桢杨维桢 〔元代〕

秦穆饮盗马,楚庄忘绝缨。
齐景恩一木,触槐有淫刑。
婧女告齐相,称说辩且正。
明朝拔槐令,婧父脱囚名。

师安抚生日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鼻祖始谋远,承家积庆长。
青霜元不坠,玉树久逾芳。
气验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来蜀父老,久忆汉文章。
试问风骚将,谁登翰墨场。
浮云玉垒变,秋草墨池荒。
大雅沦金石,斯文厌秕糠。
九成方命舜,三变必兴唐。
东壁初观象,南箕果降光。
终当荐清庙,始验山崑冈。
世喜韶音在,人皆肉味忘。
遥闻望帝国,重立郑公乡。
议论看前辈,春秋守素王。
谈经追服杜,下笔逼班扬。
价重连城璧,功高治水航。
词源倾滟澦,才刃剧干将。
思涌辞穿月,文成字挟霜。
高明齐日观,豪健敌风樯。
不但垂金薤,方期兆玉璜。
径宜排稷下,不用奏阿房。
退草三千牍,深窥数仞墙。
多闻正科斗,博识辨商羊。
乡党尊王烈,交游说郑庄。
弦歌化邹鲁,文物见成康。
壮岁观周乐,昭时笑楚狂。
风尘天下辙,日月魏月梁。
星列桥门外,霜寒璧水傍。
应书随汉传,鼓箧上虞庠。
大策先多士,高谈兀老苍。
诸儒甘折角,宗伯许升堂。
擢秀联龙虎,凌霄翳凤凰。
西黉聊偃息,北海暂徊翔。
绛帐师儒室,青衿弟子行。
至音消郑卫,俗学起膏肓。
德业方天纵,才名故日彰。
筑岩宜梦说,负鼎可干汤。
宪古兴华旦,蒐儒列奉常。
鲁宫传礼乐,赵铎应宫商。
金纳诸侯酎,郊崇上帝觞。
朝仪修草具,庙乐纪芝房。
方刺封中制,将方岱岳祊。
守邦严典礼,范俗正堤防。
恩赐尚书舄,班齐骑省郎。
明光联执戟,建礼入含香。
鸣下趋文陛,垂绅拱御床。
天临豸冠动,风凛兽樽凉。
禁省吟红药,朝廷少皂囊。
忧时惟贾傅,疾恶甚张纲。
伏阁曾留谏,埋轮讵畏强。
忠言深慷慨,直气欻飞扬。
屡乞开宣室,常思请尚方。
马皆贪立仗,凤独见朝阳。
直道难容黯,群臣惜渡湘。
虚心忘宠辱,知命信行藏。
徼道森长乐,周庐肃未央。
赘衣重入侍,交戟俨开张。
地有长城固,时无宝瑟僵。
鸣銮思禹穴,飞旆入雷塘。
仗狩崆峒远,旌垂少海黄。
方资清宿卫,乃遽释轩裳。
负郭俄回驾,专城再耀铓。
化移江北枳,讼决召南棠。
已去浮江虎,潜躯避境蝗。
使车更刺举,夷路看腾骧。
未即归前席。还闻出护羌。
不通五尺道,坐富十年粮。
念昔东南帝,多兴楚越疆。
聚星占晋国,厌气走秦皇。
往者何劳继,今王未旺易量。
布书垂象魏,仄席在岩廊。
大业虽中偾,神谋正外攘。
会须擒颉利,方拟殄烧当。
宇宙依秦树,山河接汶篁。
再令宫禁肃,必赖股肱良。
岂久留乘塞,行看入奉璋。
无安都护府,亟趣舍人装。
有客弹长铗,终年窃太仓。
乘龙安敢望,飞凤果为祥。
贪禄难投帻,登堂阻奉觞。
遥期千岁寿,坐见海生桑。

和赵尚书无辩诗

吴泳吴泳 〔宋代〕

词人工为文,瀑瀑如飞泉。
辩士说利害,焰焰火始然。
浮华不经实,胡取三百廛。
吾生信拙尔,道胜还诸天。

九月十八日扈从车驾出居庸关外较猎

金幼孜金幼孜 〔明代〕

羽士如林亦壮哉,长风万里蹴飞埃。雕弓射雁云中落,锦臂鞲鹰马上来。

绝壁重重围网近,高峰猎猎竖旗开。从臣载笔长杨里,谫薄惭无献赋才。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