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吴中田妇叹

苏轼 苏轼〔宋代〕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才在苦恼今年稻谷熟得这样迟,还指望不久就有秋风起。
谁知秋风起来时,还夹着劈头瓢泼的大雨。
风雨不歇地下潮湿,耙头镰刀都长出霉衣。
眼睁睁看着黄金金稻穗泡在泥地里,心里好比刀儿在割阵阵的疼。
眼睛哭干泪哭尽,老天爷还是下雨不肯停。
个把月来搭个茅棚棚田埂上睡,天转晴赶紧收谷用车儿运回。
满身汗肩头压得通通红,买谷人还价就和买糠碎米一个样!
没办法只好卖牛去交税,没烧的只有拆屋来煮吃的。
目光短救眼前急还不知行不行,哪里想得到明年还会不会有饥荒。
官家眼下要的是钱不要米,说是要用钱亲近那西北边的羌人儿。
都说满朝里都是姓龚姓黄的好官吏,到头来我们百姓反倒更遭罪。
无路可走活不下去受不了这个苦,想去想来不如跳河一死做个河神妇。

注释
吴中:指江浙一带。
贾收:字耘老,乌程人,苏轼的朋友,著有诗集《怀苏集》。
粳(jīng):俗称“大米”,亦名“秔”,稻谷的总称。
庶:差不多。
泻:倾泻。
杷(pá):同“耙”,翻土的农具。
出菌:发霉。
镰(lián):收割谷物和割草的农具。
衣:这里指铁锈。
眼枯:谓泪水流尽。
忍:这里指不忍。
黄穗(suì):成熟的稻穗。
茅苫(shān):茅棚。苫,草帘子。
赪(chēng):红色。
粞(xí):碎米。
“官今”句:当时推行的新法规定,交税,免役均用现钞。农民必须把实物换成钱币。结果市场上出现了“钱荒米贱”的现象,导致田地荒疏,民躲避税收而流离失所。
龚(gōng)黄:龚遂、黄霸,均是汉代宽政恤民的清官。这里借指推行新法的官员,是反语。
河伯:指河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冬作于湖州。苏轼作此诗时,王安石的一系列新法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施行。这对缓和宋王朝的社会矛盾,调节封建生产关系等方面虽然有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一些弊端,苏轼有感于此,蒿目时艰,写下了《吴中田妇叹》这首社会政治诗。

赏析

  这首诗在江南秋雨成灾的背景下创作而成,诗中描绘了江浙一带农民的悲惨生活情景和作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苛税弊政的揭露抨击。全诗分为二大段,前八句为第一大段,写雨灾造成的苦难,后八句为第二大段,写虐政害民更甚于秋涝。这首诗叙事抒情,间用议论,写得真实动人,含蓄而情深。

  诗的开头二句写今年粳稻的成熟期甚晚,幸亏没有多时秋天就来到了。点明了秋收的季节。紧接着诗人运转笔锋,直写雨灾。“霜风”二句写滂沱大雨使快成熟的粳稻无法开镰收割。爬梳的农具因长期大雨潮湿而发了霉,镰刀也生了锈。这里用农具“出菌”、“生衣”来表现灾情之严重,使常景变成了奇句,显示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

  “眼枯泪尽雨不尽”,这是化用杜甫《新安吏》:“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诗意。在即将收割的秋季遇上连续如注的大雨,农民必定忧心如焚,伤心得落尽眼泪。必不忍心看着金黄色的稻穗倒伏在泥田里。“茅苫”二句由内心的伤痛转写抢收的行动。为了抢救粳稻,农民在田头边搭起了茅草棚,住宿在里面看管了一个月。好不容易盼到了晴天,赶紧抢收运载而归。然而他们却不能享受这辛勤劳动得来的果实。

  “汗流”以下八句通过谷贱伤农的事实,抨击了造成钱荒的新法流弊。诗人先叙述农民担粮入市,汗流浃背,磨肿肩膀;后写米价低贱就同糠和碎米一样。经过多么艰苦的劳动,换来的却是那么微薄的收入。“卖牛”二句承上揭示了赋税的繁重。农民无奈只有卖牛凑钱纳税,为了烧饭,只得拆下屋里的木头,以解救燃眉之急,而顾不上明年的饥荒。这种夸张的笔墨,与司马光在熙宁七年(1074年)《应诏言朝政阙失状》中所写农民“若值凶年,无谷可粜,吏责其钱不已,故卖田,则家家卖田;欲卖屋,则家家卖屋;欲卖牛,则家家卖牛”一样,都是片面的夸大言辞。不过,在新法条例中,如青苗法、免役法等都规定赋税要钱不收米。当时百姓有米而官府不要米,百姓无钱而必要钱。这就造成一时米贱钱荒的社会问题。诗中“官今要钱不要米”,触及时政流弊的实质。“西北”句是指当时为了抗击西夏,王安石采用王韶的建议,对西北沿边羌人蕃部进行招抚,虽有利于巩固边防,但也花费了不少钱。这必然加重人民的负担,而官吏催逼,唯钱是求,使农民走投无路,难以为生。最后二句借用典故收结,把全诗的气氛推到了高潮。龚遂任勃海太守,黄霸任颍川太守,他们都是以恤民宽政著名的官吏。这里的“龚黄满朝”是带着明显嘲讽意味的。“河伯妇”,是用《史记》中西门豹传的故事。在战国时邺县豪绅与女巫假托“河伯娶妇”,敲诈勒索,残害百姓。西门豹任邺县令时,为民除害,施计把巫婆投入河中。作者借用来表明百姓被逼得无路可走,不如投河自尽。这种用意苏轼后来在元祐元年(1086年)写的《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中说得很明确:“二十年间,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子、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朝廷忍复行之欤?”

  苏轼这首讥讪新法的诗篇,它的特点并不是用政治图解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倾向,而是选取典型的生活情景和人物的行动,通过叙事抒情,间用议论的方式,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真实动人。全诗的结构布局紧紧扣住诗题的“叹”字,写得层次分明而又步步深入。首先叹息稻熟苦迟,其次哀叹秋雨成灾,复次喟叹谷贱伤农,末以嘲讽官吏,逼民投河作结,更令人怵目惊心。整个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劳动农民苦难遭遇的深切同情,尽管这是与反对新法的偏见交织在一起,也是不能轻易抹煞的。▲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沁园春·快阁春边

佚名佚名 〔宋代〕

快阁春边,倚阑干外,东西晚晴。有银潢公子,摩挲石刻,金华仙伯,主掌鸥盟。陶柳清新,潘花红嫩,早有丰年笑语声。还知道,是街头父老,竞说升平。怪来昨夜长庚。与一道澄江月共明。但寿烟起处,千山天远,寿杯满後,千尺泉清。兴庆宫中,长生殿里,早踏金鳌背上行。明年好,望紫云楼上,一点台星。

自富池江入兴国军港留三日归回舟捷甚摭实写

董嗣杲董嗣杲 〔宋代〕

互此未入郡,入郡由别港。
不意好奇人,黄堂争说项。
说项非所私,况无适时资。
驱驰靡所惮,重苦登览悲。
开庆扰攘后,民力未通透。
如斯斗底郡,俗习因仍陋。
只今良二千,恳恻出心田。
耕桑匝原野,谣颂周市廛。
遡舟走麾下,容光托假借。
坐卧寄酸吟,转首已三夜。
将行慰我深,语语吐直心。
发笑酌我酒,垂情饷我金。
平生慨可至,毋若此急义。
忍违离荒津,陆行且无地。
秋寒筋骨疲,风雨更厄之。
病亦坐酒困,乐在遇己知。
下水浩然涉,出港何其捷。
及门只霎时,不想无吏接。

凿流塘二首

詹初詹初 〔宋代〕

旧为沙泥场,今为流水域。
混混固有源,开导吾为德。
似凝与物欲,已有犹当克。
已去心源澄,活泼自无塞。
万彙当其前,水鉴真明极。
徘徊此塘滨,永为立心则。

和集津兄谢王立之红丝花

晃冲之晃冲之 〔宋代〕

故雷桃李秋摇落,扫地无花可恼公。
近说城南王子妓,亦持红拂剧西风。

陟驼巘

卢方春卢方春 〔宋代〕

雨凉陟驼巘,转历九十折。
短竹亦自阴,小家亦自洁。
寻草补断蹊,行人以旱说。
农哭眼睛落,天懒霹雳歇。
斯民谓天懒,对此予心热。
凭高览清旷,一峰一气结。
峰下桔槔人,踏水脚如血。
短短赤赤秧,传供毒蝗舌。
太息重凝眸,青青天骨出。

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

陆游陆游 〔宋代〕

皇天方忧九州裂,建隆真人仗黄钺。
阵云冷压清流关,贼垒咿嘤气如发。
逋诛猾虏入槛车,北风吹乾草头血。
一龙上天三百年,旧事空闻遗老说。
金印斗大谁作州,公子玉面苍髯虯。
赋诗健笔挟风雨,论兵辩舌森戈矛。
别君帐饮灞桥头,长歌为君宽旅愁。
战场遗迹傥可画,尺素寄我关河秋。

瑞鹧鸪

佚名佚名 〔宋代〕

柳未回青兰未芽。谁知此物在君家。绿窗借得先春手,黄蜡吹成耐冻花。衣麝暗薰香仿佛,山峰误认影横斜。凭君说与徐熙道,翰墨从今不足夸。

十二时

洪迈洪迈 〔宋代〕

璧门双阙转苍龙。德寿俨祇宫。轩屏正坐,天子亲拜天公。仪绅笏,罗鹓鹭,粲庭中。仙家欢不尽,人世寿无穷。谁知云路,玉京成就,催返璇穹。转手万缘空。见说烟霄好处,不与下方同。尘合雾迷濛。笙箫寥寂,楼阁玲珑。中兴大业,巍巍稽古成功。事去孤鸿。忍听宵柝晨钟。灵举驾,素帏低,杳庞茸。浙江潮,万神护,川后滋恭。因山祇事,崔嵬禹穴,此日重逢。柏城封。愁长夜、起悲风。歌清庙、千古诵高宗。

次韵刘泾见寄

苏辙苏辙 〔宋代〕

天之苍苍亦何有,亦有云汉为之章。
人生混沌一气耳,嘿嘿何用知肺肠。
孔公孟子巧言语,剖瓢插竹吹笙簧。
含宫吐角千万变,坐令隐伏皆形相。
我生禀赋本微薄,氤氲方寸不自藏。
譬如兰根在黄土,春风驱迫生繁香。
口占手写岂得已,此亦未免物所将。
方将寂寞自收敛,不受世俗斗尺量。
既知仍作未能止,纷纭竟亦类彼庄。
煎烹心脾擢胃肾,自令鬓发惊秋霜。
嗟子独未知此病,従横自恃觜爪刚。
少年一见非俗物,锵然修竹鸣孤凰。
近来直欲扛九鼎,令我畏见笔力强。
提携童子従冠者,揣摩五帝论三皇。
诗书近日贵新说,扫除旧学漫无光。
窃攘瞿昙剽李耳,牵挽性命推阴阳。
狂流滚滚去不返,长夜漫漫未遽央。
词锋俊发鲁连子,惭愧田巴称老苍。
是非得失子自了,一醉早醒余所望。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阳枋阳枋 〔宋代〕

诗翁下语写心声,说破云涛阻客行。
得意快吟三两句,放怀休数八千程。
时因极冻方回暖,水若无风还自平。
一点阳和消息好,江边柳眼又眠惊。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