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御书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瑶光楼前按歌舞,桂树秋香月三五。白头谁解记开元,四海欢声自箫鼓。

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天人亦有离别情,可是田郎心独苦。

承平旧物《霓裳》谱,宝气晖晖映千古。银桥望极竟不归,灭没燕鸿下平楚。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您喜欢

题演法观

王洋王洋 〔宋代〕

国虽褊小亦封除,疏奉仙灵意气馀。
犹有黄冠说前日,开元曾是天下书。

九日小圃菊花有开者病疡不能泛一杯把玩而已

曾几曾几 〔宋代〕

黄菊开何许,疏篱小隐家。
似知重九日,故放两三花。
病著杯无渌,衰来发半华。
佳辰辜负汝,满把但成嗟。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秦观秦观 〔宋代〕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卜算子 岁暮江空,羁怀无俚,敬借家大人韵写之

易顺鼎易顺鼎 〔清代〕

别泪绛于枫,病脸黄疑菊。剪得垂杨没一丝,直恁霜天毒。

沿路访梅花,暗里东风促。愁到今年欲尽时,又把春来续。

赠新会梁卓如孝廉七首 其五

夏曾佑夏曾佑 〔清代〕

知本无涯生有涯,万源并鹜等恒沙。往而不返真虚语,大海澄圆本一家。

郢中三咏为曾中丞赋 其三 锦标轩

欧大任欧大任 〔明代〕

城上霞成锦,开轩向郢都。一毛标凤穴,千里识龙驹。

寒并金茎直,光侵玉树孤。韦贤推相业,曾是汉名儒。

贵溪有石相背而生俗名之背夫石余谓妻安背夫抑夫弃之耳易之曰夫弃石

利登利登 〔宋代〕

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

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洪咨夔洪咨夔 〔宋代〕

断烟落日护林丘,三数人家屋打头。
见说春来寒更甚,补窗塞户胜防秋。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华亭沉虞卿,惠山尤延之。
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
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
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
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
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
别时花开今巳落,思君令人瘦如鹤。
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
瀑泉界天泻云屈,长松拔地挽烟霄。
与君联句章末了,帝城锺动西峰晓。
海风吹随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诗。
火云烧江江水沸,君诗清凉过於水。
定知来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台寺。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唐顺之 〔明代〕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