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题冷泉亭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温。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亭前两旁的古杉劲直挺拔,就像一群衣冠楚楚的官员拱立在道路两旁。渐渐地我听到青翠的山谷里传来泉水声,有如群仙从东而下,身上的佩环琤琮作响。谁能相信这座奇峰是从天竺国飞来,将千丈青壁罗列在西湖边上?这是当年神仙用玉斧削下的方壶山,现在它的来历却无人能知端详。
山上的草木都因水分充足而茂密茁壮,绿玉般的竹林更显得清润。冷泉的流水就像秋天的白露,又好似琼珠落地聚成了波浪。我驾着小舟横渡这清澈碧绿的潭水,到达了对岸高耸的冷泉亭。我乘着酒兴起舞,身影如鸾凤在摇荡;我放声高歌,可莫让水底的鱼龙悲泣。这里的景物与我老家济南多相像,可恨如今我流落江南,客居他乡!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冷泉亭:亭在西湖灵隐寺西南飞来峰下的深水潭中,为西湖名胜之一。据《临安志》,此亭为唐时建筑,白居易任刺史时,曾作《冷泉亭记》,并刻石于亭上。宋时移至飞来峰对岸。
直节:劲直挺拔貌,指杉树。
冠缨(yīng):帽子与帽带,代指衣冠楚楚的士大夫。缨,帽带。拱立:拱手而立。
“渐翠谷”二句:翠谷泉声优美,如仙女佩环琤琮有声。渐,领字,此有渐渐深入之意。珮环:玉制的饰物。
天峰飞堕:据《临安志》引《舆地志》裁,传说东晋时,有天竺(今印度)僧慧理见此山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因称其峰为“飞来峰”。
方壶: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说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所居皆仙圣。“方壶”即其中的一座。
琅玕(láng gān):原指青色美玉,此指绿竹。
琼珠:喻指露珠。
危亭:高亭,指冷泉亭。
玉渊澄碧:潭水深绿清澈。渊:深水潭,指冷泉。
鸾(luán)凤:传说中的两种神鸟,常喻脱俗不凡之士。
浩歌:放声歌唱。鱼龙泣:官水中鱼龙为之动情。
风物本吾家:指冷泉亭景色与其家乡风光极为相似。风物,风光景物。吾家,指作者老家历城(今济南)。▲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南归之后、隐居带湖之前,曾三度在临安做宫,但时间都很短。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他三十一岁时,夏五月受任司农寺主簿,至七年春出知滁州。这是他第一次任职于临安,也是三次中时间较长的一次,这首词可能就是这一次在杭州任上作的。作者于某个秋日游览了飞来峰下冷泉亭,这里美不胜收的风景使作者联想到了家乡相似的风景,顿生感慨,创作了这首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冷泉亭的写景抒情词。上片主要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冷泉亭一带景物,自上而下,形象生动,下片写登冷泉亭后所见和感想,最后点明题意,寄托了作者渴望收复国土、重返故乡的深情。

  上阙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来描绘冷泉亭一带的景物。从上至下,先从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涧开始描述。“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这句话形容了山路两旁,那些高大挺拔的树木,像戴着冠缨的官吏一样,气概堂堂地夹道拱立。这在修辞上是拟人手法;在句法上是形容句置在主句之前。随着视线向下,那些翠绿的溪谷,其流泉的声音如同群仙东下时佩戴的环佩叮当作响。“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这种声音的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那清澈的流水声。其意本于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这也是拟人的写法。上一层以列队官吏拟路旁树木,有气势,但不易领会,稍嫌晦涩;这一层比拟,由粗入细,形象自然、优美,比较容易理解。“辛词才气横溢,常不择粗细”,信手拈来,但都能灵活驱使,此处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下面四句,集中写飞来峰,由“谁信”二字直领到底。飞来峰并不高,但是形势奇矫如灵鹫,有矫龙、奔象、伏虎、惊猿等名称,是因为远看有高峻之感。“天峰飞堕地”,状飞来;“傍湖”,指明所在之地;“千丈”,状高;“青壁”,承“天峰堕地”;“开”承“飞”字。“谁信”二句描写飞来峰,气势雄伟,但和起两句比较,则辞意细密,峭而不粗。“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句中意思是:飞来峰像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样,可惜时间一久,沧桑变幻,现在已无人能认识它“当年”的来历和面貌。这样的结尾,既补充了对飞来峰的描写,又使整段描述更加完整和谐。

  下阕描述了在冷泉亭的活动以及所引发的感想。“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这四句描绘了冷泉亭周围的木石,因为秋露的滋润,这些木石都呈现出湿润的质感。“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这句话描绘了游人跨过危险的小亭,看到了秋天流水澄清如碧玉的景象。以上几句,调子承接上阕的结尾,仍然保持舒缓平和。“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这两句描述了游人在亭中醉舞,摇曳着鸾凤的影子,同时高歌不已,歌声响彻云霄,仿佛惊动了水中的鱼龙。“转写自己游亭活动,触动豪情和身世,调子又转为豪迈激昂。”“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这二句正可说明其内在与复杂的原因。作者的家乡在历城,是山东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胜地,有著名的七十二泉,其中也有叫冷泉的;那里大明湖、趵突泉附近有许多著名亭子,如历下亭、水香亭、水西亭、观澜亭,也有可观的美景。“风物本吾家”,意思是说冷泉亭周围的景物与作者的家乡有许多相似之处。作者离开故乡后,一直无法回到故乡,心中充满了无限的伤感。他试图通过醉中的歌舞来排遣这种伤感,但事实上这种伤感是无法排遣的。他的话语平淡而含蓄,“恨”却是非常深沉的。这个“恨”不仅是对个人思乡之情的遗憾,更是对整个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同情。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很有特色。其一,写冷泉亭并不直奔题旨,而是挥洒笔墨,着意渲染周围环境。作者沿着其游踪来写,由大到小,由远到近,把夹道古杉、翠谷泉声、飞来峰、冷泉亭细节一一展现出来,颇有曲径通幽、胜景迭至的盼望感。这就是绘画画水时“写水之前后左右”。其二,或拟人,或比喻,或诘问,或推测,并融相关神话传说为一炉,笔法摇曳多变,创造出清奇灵幻的艺术胜境,引人遐思。▲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您喜欢

声声慢 晨起踏雪诣向亭

周之琦周之琦 〔清代〕

街长帽侧,径滑筇扶,斜风乍见飞绵。款竹门深,还更一笑相看。

朝来玉楼冻合,怪尖叉、瘦耸吟肩。闲趣好,但尘襟泥酒,醉墨涂笺。

容易烟云过也,甚鸿泥爪印,倦旅依然。冷落诗囊,谁念岁晚长安。

冰霜待寻伴侣,只孤琴消得清寒。似梦里,又梅花、开了故山。

麦秀两岐

和凝和凝 〔五代〕

凉簟铺斑竹,鸳枕并红玉。脸莲红,眉柳绿,胸雪宜新浴。淡黄衫子裁春縠,异香芬馥。
羞道交回烛,未惯双双宿。树连枝,鱼比目,掌上腰如束。娇娆不争人拳跼,黛眉微蹙。

呈可斋先生陈侍郎

宋伯仁宋伯仁 〔宋代〕

男儿心事少陵诗,不与英雄说又谁。
衰鬓未甘无用处,壮怀图见太平时。
休惭夜雨挑寒灺,喜听春枰改旧棋。
一信暖风花万蕾,孤根应发冻梅枝。

题画瓜

聂大年聂大年 〔明代〕

翠实离离引蔓秋,西风凉露满林丘。
东门尚有闲田地,千载无人说故侯。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

薛嵎薛嵎 〔宋代〕

因缘还是范湾边,乾巽峰高四应全。
千古青山逢具眼,数茎秋鬓近衰年。
倒骑黄犊循来路,贪看行龙下远田。
惭愧邻翁为指说,传闻此地产英贤。

赠丁执中

王洋王洋 〔宋代〕

计子产馀身可足,有子有妻难免俗。
平生食案好择馀,今日虚仓不赢粟。
忍饥自是学道功,万事由来同转烛。
天生异宝世须求,说是君衷自怀玉。

怀何龙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

伍瑞隆伍瑞隆 〔明代〕

与君曾有十年期,今日真能称往时。天下论才如尔少,匣中看剑喜吾知。

应教翰藻争金石,渐有风猷属鼎彝。旧社李生还并署,春风岐路益相思。

见鹤吟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纸上画仙挂古壁,朝朝暮暮被烟熏。
泥塑钟离木雕木,不见元皇大道君。
近来尘世无丹诀,哑口道人俱不说。
武夷散人不辱仙,只图一日三碗雪。
白鹤白鹤何方来,丹墀绛阙几时开。
空中莫作嘹唳声,片云冷风何快哉。
鹤作鹤时我无耳,鹤振羽时我无眼。
蓬莱只是半步许,一生且做老担板。

题金山妙高堂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金山未到时,羡渠奄有万里之长江。
金山既到子,长江不见只见千步廊。
老夫平生不奈事,点检风光难可意。
老僧觉我见睫眉,引入妙高台上嬉。
不知老僧有妙手,卷舒江山在怀袖。
挂上西窗方丈间,长江浮在炉烟端。
长江南边千万山,一时飞入两眼寒。
最爱檐前绝奇处,江心巉然景纯墓。
僧言道许乃浪傅,龙宫特书珠贝编。
初云谢灵运爱山如爱命,掇取天台鴈荡怪石头,
叠作假山立中流。又云王逸少草圣入神妙,
天赐琉璃笔格玉砚屏,仍将大江作陶泓。
老夫闻二说,沉吟未能决。
长年抵死催上船,徘徊欲去空茫然。

青楼怨寄郭生 其二

景翩翩景翩翩 〔明代〕

兀坐掩房栊,捧心讵娇态。闻说金张儿,懒出堂前拜。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