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古来九关虎豹守,入仕艰难无不有。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邂逅登名岂不偶,选坑沉沦十八九。光范三书徒尔忙,子公一纸焉所取。
书生身体纵著翅,飞声未办廷臣右。还知气至天地春,花者必花柳必柳。
中庸末章八引诗,三诗首言士所为。衣锦尚絅潜虽伏,屋漏不高天听卑。
至隐至微至显见,鬼神森列何可欺。斗间有气射古剑,石上无根生瑞芝。
快雨乍晴虹霓起,蛰虫欲振雷霆驰。静中根本动中发,闇处精神明处知。
禊帖昔秘永禅师,不过纸上王羲之。御史萧翼百计取,公等乃有胸中奇。
胸中奇者五色笔,可以补天可活国。宗彝作绘衮作火,可但能书梵王译。
此之所宝玉非石,求而不藏卞和泣。良贾韫椟什其袭,藏而不求价倍百。
公等翰墨今第一,谁云识字不得力。借径文艺以致身,勋名政要无心得。
九万里迅扶摇风,今日朝廷贞观同。联翩房杜肩王魏,试代常何草封事。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