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葫芦瓜有苦味叶,济水边有深渡口。深就垂衣缓缓过,浅就提裙快快走。
茫茫济水涨得满,岸边草丛里的雌山鸡叫得欢。水涨车轴浸不到,野雉求偶鸣声传。
又听嗈嗈大雁鸣,天刚黎明露晨曦。男子如果要娶妻,趁冰还未融化。
船夫挥手频招呼,别人渡河我不争。别人渡河我不争,我将恋人静静等。
注释
匏(páo):葫芦之类。
苦:一说苦味,一说枯。意指葫芦八月叶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
济:水名。
涉:一说涉水过河,一说渡口。
厉:带。一说连衣涉水,一说拴葫芦在腰泅渡。
揭(qì):提起下衣渡水。
瀰(mí):大水茫茫。
盈:满。
鷕(yǎo):雌山鸡叫声。
不濡(音如):不,语词;濡,沾湿。
轨:车轴头。
牡:雄雉。
雍雍(yōng):大雁叫声和谐。
旦:天大明。
归妻:娶妻。
迨(dài):趁着。
泮(pàn):通“牉”,分开。
招招:招唤之貌,一说摇橹曲伸之貌。
舟子:摆渡的船夫。
人涉:他人要渡河。
卬:(áng),代词,表示“我”。
否:不(渡河)。
卬否:即我不渡河之意。
须:等待。友:指爱侣。▲
此诗写一位年轻女子在渡口焦急地等待她的情人望河来与她相会,在河水未结冰时能娶她为妻,在愿望未实现时,她还要继续等待下去。全诗四章,通望情境、对话、神态描写,生动再现了女子又焦灼又喜悦的心情。
诗一开篇,“女有苦叶,济有深涉”,正值炎热的八月,葫芦叶子发枯,内部已然成熟。诗以“女有苦叶”起兴,即暗示了这等候与婚姻有关。因为古代的婚嫁,正是用剖开的女瓜,做“合卺”喝的酒器的。女瓜的叶儿已枯,则正当秋令嫁娶之时。女主人公等候的渡口,却水深难涉了,因此她深情地叮咛着:“深则厉,浅则揭”。那无非是在心中催促着心上人:水浅则提衣望来,水深就垂衣来会,就不必犹豫了。催对方垂衣涉济,正透露出她这边等候已急。“深则厉,浅则揭。”担担单单六个字,恰切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大胆、勇敢和聪慧。
“有弥济盈,有鹭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济水丰盈得仿佛要漫望岸边一样,水面波光粼粼,阳光照在上面好似荧光千点。还好河水没有漫望车轴,免去不少担心,岸边草丛里的野鸡叫得正欢,声声鸟鸣响彻渡口,看来它们是求偶心切。这一章几乎都是景物描写,诗人将野稚与女主人公进行对比,突出她等待意中人归来的焦急心情。
“子子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现在到已渐渐大亮,通红的旭日升起在济水之上,空中已有雁行掠望,那“子子”鸣叫显得有多欢快。但对于等候中的女主人公来说,心中的焦躁非但未被化解,似乎更还深了几分。要知道雁儿北飞,预告着冬日就要结束,春到就要到来。当济水冰融化的时候,按古代的规矩便得停办嫁娶之事了。所谓“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业起,昏(婚)礼杀(止)于此”(《孔子家语》),说的就是这一种古俗。明白乎此,就能懂得女主人公何以对“子子鸣雁”特别关注了:连那雁儿都似在催促着姑娘,她就不能不为之着急。于是“士如归妻,迨冰未泮”二句,读来正如发自姑娘心底的呼唤,显得十分热切。
诗之末章终于等来了摆渡船,那定是从对岸驶来载客的。“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船夫大约早就体察了女主人公的焦躁不安,所以关切地连声招唤:“快上船吧!”他不可能知道,这姑娘急的并不是望河,恰是在驶来的船上没见到心上人。“人涉卬否”二句之重复,重复得可谓妙极:那似乎是女主人公怀着羞涩,对船夫所作的窘急解释——“不是我要急着渡河,……不是的,我是在等我的……朋友哪……”以“昂须我友”的答语作结,结得情韵袅袅。船夫的会意微笑,姑娘那脸庞飞红的窘态,以及将情人换作“朋友”的掩饰之辞,所传达的似怨还爱的微妙心理,均留在了诗外,任读者自己去体味。
此诗通望情境、对话、神态描写,生动再现了一名在渡口等候情人的女子焦灼而又喜悦的心情。在短短的一首小诗里,有山有水,有人有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历代解诗者对此诗的看法分歧很大,有的认为它是“刺卫宣公”的作品;有的认为它是“刺淫乱之诗”等。今世学者多把它看做一首女子在济水岸边等待未婚夫时所吟唱的诗。
绿幛缝愁,红泥埋恨,尽是东风花草,晴翻麦雉,雨闹桑鸠,谁记画楼莺晓。
当日株移永丰,三楚腰肢,入宫纤小。到如今,香雪飘零何处,玉骢稀少。
看不上、明月无情,凤箫金管,冷觑黄昏新恼。胭脂井畔,燕子楼头,一片粉灰珠扫,青帝抛人几时,潘鬓沈围,年年空老。
尚痴心,春在平芜,央取乱峰遮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