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应宁赴南京太常

倪岳 倪岳〔明代〕

去年曾醉回仙衙,礼寺幽阒多名花。北来忽此春欲暮,颠风满目惟尘沙。

始知良会不易得,漫尔逢人时叹嗟。杨君别我去南省,占此佳胜乐亦赊。

君家京口本邻壤,丹阳郭外人将车。金陵佳丽古所重,圣祖创业今京华。

奉常清卿缙绅表,词苑相承俱大家。多君文采继芳躅,斯地因人尤可嘉。

钟山秀色在庭户,日高方始闻朝鸦。品题随意遍花鸟,潇洒岂直凌烟霞。

宦途优游此其最,口不能语心常誇。送君复动故园想,敝庐远市无喧哗。

过门珍重一枉驾,青溪咫尺天之涯。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猜您喜欢

赠勤师

蔡襄蔡襄 〔宋代〕

勤为浮屠人,形类心不偶。
独负山林栖,远犯风尘走。
如闻大众居,乃是贤豪薮。
专意学文章,韩编不离手。
退之所尚者,岂以言深厚。
径驰周孔域,不为杂说诱。
大凡民之生,虫豸均一丑。
圣人酌中道,君臣与夫妇。
饮食若衣冠,事行而易守。
不喜释老言,诋斥遭诬负。
子今读其书,无乃相纷纠。
学本勿学末,何为恤众口。

观春

詹初詹初 〔宋代〕

万木春来花满枝,忽来忽去迭无时。
此中还有此中意,说向傍人人不知。

送蒙斋赴召六首

包恢包恢 〔宋代〕

尝闻魏仲英,谓仕欲行志。
后宫权豪等,损去志乃遂。
如云皆不可,隐身是为智。
此志虽可称,一节非道备。
不闻政适人,格心第一义。
如未可与权,当道岂易致。
齐王好货色,孟子不少刺。
导之百姓同,王道真易易。
自实学不明,言与实难离。
何能格一非,适以滋众伪。
最是讲说多,虚文只成赘。
经或不如史,祸福可趋避。
下至不害伯,犹能救时弊。
此可观世变,言之横涕泪。
道本无不通,君子当不器。
注释 译文

打是不打

《谐史》《谐史》 〔宋代〕

  殿中丞丘浚,尝在杭州谒释珊,见之殊傲。顷之,有州将子弟来谒,珊降阶接之,甚恭。

  丘不能平, 伺子弟退, 乃问珊曰:“和尚接浚甚傲, 而接州将子弟乃尔恭耶?”珊曰:“接是不接, 不接是接。”丘勃然起, 杖珊数下曰:“和尚莫怪, 打是不打, 不打是打。”

水调歌头·吾玄终不白

王奕王奕 〔元代〕

吾玄终不白,拗出老扬雄。近日青衿绿发,转盼忽成翁。缩首ń天坠地,极力虞渊取日,直欲入冯宫。迂阔有如此,谁不笑王公。十年後,数椽屋,隐琊峰。人叹乾坤许大,醯瓮老山中。於是泛淮航泗,於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

劝农有感三首

高斯得高斯得 〔宋代〕

井卦分明说劳农,周人田制寓其中。
但令此念纯无已,可使吾民养不穷。
数豆荒餐延野老,一篇腐语诲村童。
尔忱不属知何补,谩道天公靳屡丰。

壶园春晚杂兴五章呈徐编修师宝善 其三

姚燮姚燮 〔清代〕

东院宴豪客,门外多华鞍。西邻蒙帕女,独汲古井寒。

井上梧桐枝,绿峻无巢鸾。远吸西山晖,下射芙蓉阑。

芙蓉犹未华,勺药迟将残。密幕龙烟薰,不熨罗袖单。

艳情宜眷春,独居今知难。且撷海岳云,溽此湘皋兰。

追送友人李季允归蜀三首并寄所怀 其三

周南周南 〔宋代〕

西州馀一老,六月上穷山。仲子何时到,三吴说鬓斑。

土风添药费,圣代有生还。归梦商于近,音书报是间。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司马迁司马迁 〔两汉〕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报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栏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长干宝塔放光偈

等慈润公等慈润公 〔明代〕

戊午孟冬丙辰朔,长干塔下闻天乐。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欲表南询五十三,法筵清众仍相若。
绕塔幢幡四色分,开经钟鼓三通作。
梵呗同宣出妙音,见闻随喜生欢乐。
始知无碍法门中,处处圆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无生,能使群迷趋正觉。
一体均沾法乳恩,情与无情学无学。
野禽并作迦陵鸣,霜风亦共天花落。
塔顶金光觉倍明,塔心宝相如新琢。
铃索时时杂《濩》、《韶》,檐廊夜夜栖鸾鹤。
八面玲珑透碧霄,九层宛转流丹雘。
卷石三山钟阜低,弹丸千里舆图缩。
门门皆得见如来,俨然弥勒开楼阁。
金刚密迹驱雷霆,宝杵灵威失干莫。
慧灯无尽破重昏,甘露洪施济枯浊。
亦如多宝现全身,为听莲华从地跃。
由来此塔非寻常,七宝龛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犹间发,况今大法重敷扬。
啐啄因缘相辏泊,七十二门同放光。
光中出生无量塔,一一悬灯散妙香。
香光庄严亦何限,遍涌金莲坐宝王。
十方菩萨如鳞次,八部天龙若雁行。
化佛光明复如是,法尔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极微妙,梵网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间稀,见者何人不欣乐。
或齐合掌向虚空,或举高声称佛号。
或投五体拜泥涂,或散千花熏塔庙。
或去忙呼眷属来,或频指点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楼,或转悲伤或喜笑。
或感禅僧出定看,或留归客停车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闹。
顿除热恼得清凉,病在还苏老还少。
默夺潜消魔外心,无遮重罪咸轻报。
其谁不愿发菩提,种种皆由塔光照。
此时见者诚有缘,莫因不见空哀怜。
即心自性君知不,见与不见皆天渊。
世尊八万四千塔,与我无缝相勾连。
穷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击光依然。
诸人于此信得及,同泛华严大法船。
敬说此偈再礼塔,八万四千光现前。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