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 马致远〔元代〕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花烂漫的村外,山野酒店西面,雨过天晴的晚霞是如此明丽。太阳就要落山了,四周的山岭都在霞光的映照里,像锦绣的屏风又添铺了一层翠绿。

注释
山市:山区小市镇。
晴岚:雨过天晴,山间散发的水汽。
天霁(jì):雨过天晴。
一竿残照里:太阳西下,离山只有一竿子高。
屏风:指像屏风一样的山峦。

赏析

  这支曲子写傍晚小山村雨过天晴的秀美景色。

  仰望天空,天空明净如洗,晚霞又照得满天光华绚艳,景色极为迷人。山村小镇四周的山峦,笼罩在夕阳的光辉里,给人一种柔和而明丽的感觉。本来就很美的像是小镇屏风的山峦,经过雨水的洗濯,又在夕阳的映照之下,还飘散着薄纱似的水汽,显得格外青翠,像是在原来的绿色上添上一层绿色。天上的晚霞和四周的山色,给这个山村小市增添了静谧气氛和美丽景色。

  该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层层描景,使山市晴岚景象鲜明突出。“花村外,草店西”首先展现的是“山市”,是鲜花盛放的村庄与商业性的草店。第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所写的是视觉中的山市景象。其中虽有雨过天晴的描写,但尚未直接写晴岚,只是为晴岚的描写铺垫。第四句写残照中的四围山色,其中虽有晴岚在,但未直接写出。直至第五句“又添铺翠”出现,作者才把晴岚及其造成的景致和盘托出。以“又添铺翠”这样的点睛般句子煞尾,使“山市”与“晴岚”的意象都鲜明地呈现了出来。

  景物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心态,也是该曲的一个特点。该曲虽重在写“晴岚”,但并非只写晴岚,还有草店、晚霞、酒旗、山色等,真是一笔一景,曲中有画。从这大自然的化工之美中,显现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马致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猜您喜欢

莹甫寓中有蓼花一枝属赋

陈曾寿陈曾寿 〔清代〕

春花适游观,秋花适独坐。徐子官如僧,孤集一蓼可。

袅袅轻红花,偏后江湖堕。夜雨孤榻悬,归梦常自柁。

勉吕之寿

丘葵丘葵 〔宋代〕

汎汎水中舟,有绋以丽维。荡荡人之情,有礼以执持。

武公年九十,犹思慎其仪。吾侪未耄老,盍亦相箴规。

云胡工诵说,志行乃有亏。此病当自省,所差只毫釐。

勉哉为己学,先民不我欺。

题陈宪副卖书图后

吴宽吴宽 〔明代〕

过门作别意何如,为说嘉禾去卖书。
倏过驿程轻是舸,久知家具少于车。
古人糟粕犹酣甚,旧日筌蹄岂弃余。
莫把卖书图也卖,要看清节正须渠。

春去

蔡羽蔡羽 〔明代〕

谩说春归去,多情无计追。
胜游须秉烛,余兴独临池。
鸟怨花飞急,杯嫌月到迟。
三眠杨柳足,正是浴蚕时。

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五十六

释可湘释可湘 〔宋代〕

石说法,不谈禅。句句皆含妙,明明不在言。难将耳听,只贵心传。

此外别求玄路入,洛阳桥上望长安。

一经堂

郑裕郑裕 〔宋代〕

莆之甲姓,实维大方。
紫囊锦帐,阀阅膏粱。
有子盈之,乃其最良。
心志乎道,视之如忘。
博究六艺,并包五常。
东家尼父,北窗羲皇。
日相讨论,兼收并藏。
五经在笥,一经名堂。
谦以自牧,虽晦而光。
实浮于名,虽抑而扬。
伊昔孟氏,排墨与杨。
斯文羽翼,吾道栋梁。
岂特诗书,独称其长。
诸儒之说,于孟何伤。
吾子命名,既择而详。
通而贯之,辉涵汪茫。
剖破藩篱,无门无旁。
默契韶护,能宫能商。
正蒙析滞,起废鍼肓。
以一知万,名实乳彰。
人知同好,絺句绘章。
玄酒太羹,子独先尝。
经术之间,骥骋康庄。
典谟之文,凤鸣朝阳。
学报天子,业缵星郎。
以经名家,非子谁当。

春闺曲

沈明臣沈明臣 〔明代〕

半晌开门举步迟,东风吹柳乱丝丝。
年来难说宫中事,却道西施不画眉。

贺新郎 伯成先生席上赠韩修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月上梨花午。恰重逢、江潭旧识,喁喁尔汝。绛烛两行浑不夜,添上三通画鼓。

说不尽、残唐西楚。话到英雄儿女恨,绿牙屏、惊醒红鹦鹉。

雕笼内,泪如雨。

一般怀抱君尤苦。家本在、扶风盩厔,五陵佳处。汉阙唐陵回首望,渭水无情东去。

剩短蜡、声声诉与。绣岭宫前花似雪,正秦川、公子迷归路。

重酌酒,尽君语。

菩萨蛮 七夕作

谢应芳谢应芳 〔元代〕

锋棱磨尽方藏拙。老怀羞对天孙说。风叶动清商。依稀似九章。飘萧双鬓雪。卧看弯弯月。月缺有时圆。人无再少年。

南涧听水声送别太古禅师

马治马治 〔明代〕

汩汩石上语,浏浏风中琴。
清晨南涧流,似是太古音。
出谷乍喧冗,入林杳深沉。
后来自相续,前者既难寻。
问客何缘起,悠悠伤别心。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