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泥牛被彩鞭打得粉碎,街上到处都是灰尘。吃着装满春饼、生菜的春盘,春暖花开,枝条上的片片树叶焕发着勃勃生机。
冬天的积雪渐渐消融,微风徐徐吹来,已无冬日里刺骨的寒意,变得和软温柔。梅花也已经谢了,柳条开始长出了嫩芽。
注释
泥牛: 是用泥土做的牛,或用竹木扎成牛的样子,外面用泥糊上。立春时,把这种泥牛搬运到繁华的闹市口,让人们用鞭子抽打泥牛,象征着春耕的起始。众人鞭打泥牛,越碎越好,尘土飞扬,弥漫六街。
生菜:唐宋时,立春之日有食春饼、生菜的风俗,春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诗中的生菜,代指春盘。有咬春、尝鲜、迎新的意思。▲
泥牛鞭散六街尘。“泥牛”即春牛,旧时”春仪式””用的土牛。在民春前一日,用土、芦苇或纸做成,官府”春牛迎春,以催耕迎春,祈求丰收。“六街”指唐宋京都宫门外左右边各三条的中心大街,后来泛指京城的大街和闹市。民春日各官府要奉”肉果食品于芒神土牛前,在正午时举行隆重的”牛仪式,吏民击鼓,由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土牛三下,有的是用棍子”,然后交给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把“牛””得越碎越好。在诗中,我们的劳动人民硬是把一头庞大的“泥牛”抽”成了弥漫街道的尘土,可见他们对春天是如何的充满了期待啊。
六菜挑来叶叶春。旧时习俗在民春日做春饼、六菜,称之为“春盘”。吃着美食,春暖花开,枝条”的片片树叶焕发着勃勃六机,春天真的来了,”以说“六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春天来了,冰雪融化,风儿也不在夹杂着烈列寒气,而是变得温柔起来,“吹面不寒杨柳风”,
梅花合让柳条新。合,应当,理”当然;让,谦让,闪避。古谚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说法,柳树是最早知道春天的,柳树也是属于春天的。“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属于已经过去的严冬,面对春天款款的脚步,梅花还是悄然避让,把这六机盎然的春天拱手让给绿意盈盈的柳树吧。鞭春:”掉身”懒惰,望来年勤奋努力。在祈福祭祀的活动完成后,迎春中的一项重要仪式——”春牛,就开始了。”春牛即鞭春,亦称“鞭春牛”“鞭土牛”,民春日将泥塑春牛”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春是春耕开始,”春把鞭”在牛身”、目的是”掉人身”的懒惰,望来年勤奋努力耕作,喜获丰收,这也是千百年来的习俗。”刘孝昌描述到,古时在司仪执事的主持下,知县率春官下属及乡绅人等,先围绕春牛一周,再由知县或春官执春鞭,猛抽春牛,边”边高声唱:“一”春牛头,国泰民安;二”春牛腰,风顺雨顺;三”春牛尾,五谷丰登。”
古时候劳动人民每到民春时节,就要举行“”春牛”习俗,又称为“鞭春”。”谓的“春牛”,又称“土牛”,也就是这首诗中的“泥牛”,是用土、芦苇或纸做成。在民春前一天,百姓设坛祭祀,抽着彩鞭赶着“春牛”回到县衙门,县衙设好酒水以作供奉。老百姓则牵着“春牛”载歌载舞,祈求丰收。民春日正午时分,县衙官员要手执红绿鞭或柳枝鞭”土牛三下,然后交给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把“牛””得越碎越好,代表来年丰收。▲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倚槛邀凉,钩帘贮月,画桥暝色沈沈。风外银箫,无端搅起秋心。
天涯才有新晴意,怕微云、又作轻阴。最怜他、瘦蝶悽花,一夜霜深。
江南万里凭阑思,奈瑶华织就,难觅青禽。经醉湖山,可堪倦眼登临。
星辰历历绳河转,伴清愁、屋角蛩吟。镇销凝、香篆徐添,浊酒孤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