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蒲松龄 蒲松龄〔清代〕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在半路上遇到两只狼,(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看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注释
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晚:在晚上。
归:回家。
止:通“只”,翻译为仅,只。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甚,很。
惧:害怕
投以骨:倒装,就是“以骨投之”,意为把骨头扔给狼。以,把。
从:跟从,跟随。
复:又,再
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窘(jiǒng):困窘,处境危急,困迫为难。
恐:恐惧,担心。
敌:名词作动词,指攻击的意思。
顾:看,视。这里指往旁边看。
积薪:堆积柴草。积,堆积。薪,柴草。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乃:于是,就。
弛:解除、卸下。
眈眈(dān dān)相向:(狼)瞪着眼看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相:表示偏指一方,指狼瞪屠户,非“相互”。
少(shǎo)时:一会儿
犬坐于前: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久之:很久。之,音节助词,表示修饰前字,没有实在意义。
瞑(míng):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悠闲、从容。
暴:突然。
毙:杀死。
洞其中:在柴草中打洞。洞。这里作动词。
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尻(kāo):屁股。
自:从。
股:大腿
假寐(mèi):假装睡觉。 寐:睡觉。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
亦: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文言知识

一、古今异义
1、去 (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2、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3、耳(止增笑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4、股(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屁股

5、盖(盖以诱敌)
古义:原来是
今义:遮蔽、覆盖

6、弛(弛担持刀)
古义:卸下
今义:放松、松弛

7、薪(场主积薪其中)
古义:柴草
今义:工资

8、暴(屠暴起)
古义:突然
今义:强大

二、一词多义
止:
1、通“只”。例句:止有剩骨。
2、停止。例句:一狼得骨止。

意:
1、神情、态度。例句:意暇甚。
2、意图。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情趣。例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

敌:
1、攻击。例句:恐前后受其敌。
2、敌人。例句: 盖以诱敌。
前:
1、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2、向前。狼不敢前。

积薪:
1、堆积柴草。例句:场主积薪其中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例句:转视积薪后

之:
1、复投之 ( 代狼 )
2、又数刀毙之 ( 代狼 )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
4、久之,目似瞑 ( 助词,不译 )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助词,的)

以:
1、投以骨(介词,把)
2、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3、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连词,来)
4、盖以诱敌(介词,用)

三、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
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
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四、文言文式

(一)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
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二)倒装句
8、“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9、“意暇甚”,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
10、“身已半入”,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
1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

五、虚词的用法

代词,它,指狼。 例句: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例句: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代词,代狼。 例句:复投之。


介词,把。例句:投以骨。
介词,用。例句:以刀劈狼首。
介词,来。例句: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用来。例句:盖以诱敌。


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久之:调节音节,无意义。
亦毙之:代词,指它。
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


盖以诱敌:表原因。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赏析

  这篇文章一共为五段。第一段(屠夫遇狼)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这一段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一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第二段写(屠夫惧狼)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夫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夫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文笔十分曲折。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户处境更加危险。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这是第二层。

  第三段(屠夫御狼),“屠大窘”说明在危急的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屠户已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并非它们开始退让。“眈眈相向”,说明两狼既凶狠又狡诈,也准备变换策略,寻机残害屠户。这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这是第三层。

  (屠夫杀狼)第四段分两层:第一层,从“少时”至“又数刀毙之”。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说明,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形象,让人们仔细品味,加深对狼的本性的认识。这时的屠户虽然不能猜透它们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但对于狼的凶狠狡诈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不受这种假象欺骗,不是释刀自喜,而是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束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趣。

  第二层,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次“亦毙之”作了痛快的结束。行文至此,才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屠户“乃悟前狼之假寐,盖以诱敌”的道理,与上层紧相呼应。这使屠户也使读者领悟到:只知狼凶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诈一面,那就要受骗上当;只看到眼前的狼,却不注意暗藏的狼,满足于一时的胜利,到头来还会遭到失败。

  第五段(议狼),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简析

  《狼》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篇目,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这篇文章一共为五段。第一段写屠夫遇狼,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时而被迫抵抗自卫;第二段写屠夫惧狼,他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第三段写屠夫御狼,在危急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第四段详尽描写屠夫杀狼;第五段议狼,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诈,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此文阐明: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蒲松龄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猜您喜欢

代简奉寄三山方时父遇游几叟明复

五迈五迈 〔宋代〕

昔我游三山,稠中得二友。
初交方时父,后识游几叟。
大比献能书,厥岁在西酉。
垂钓文海中,修鳞上钩否。
蔡簿校文回,曰方其所取。
有高说夫者,姓名出其右。
同游本弟昆,紫荆偶分剖。
游虽迟再荐,楚弓楚人有。
余评时父才,进士中少耦。
词绝似秦七,诗已迫黄九。
几叟尤不凡,耿耿良自负。
英辞沮金石,真气干星斗。
等是青云人,科第争前后。
射策对天墀,会须为举首。
三年一抡魁,须服天下口。
毋为陈诚之,要作张无垢。
狂生分不才,生老未觉丑。
向坐太饶舌,相看拥从手。
六阶何惜镌,百谪亦甘受。
不爱骑鹤姿,看人作太守。
只读相牛经,教了事农亩。
乏地堪置锥,仰天频击缶。
二君最知心,一别忽许久。
作计分寄之,或赏千金帚。
并简潘庭坚,何时一樽酒。

僦居避隘般移之日雨乎适至厥时久燥

李梦阳李梦阳 〔明代〕

土市子东曹门西,衡门之下聊栖栖。古堂疏豁还高榻,故国行藏有杖藜。

巳多佳树琴书静,复值炎天雷雨低。幡幡麦秀真堪喜,阮籍途穷未足啼。

武城道中夜闻作吴语而歌者仿佛竹枝遗响因为

陆完陆完 〔明代〕

数间茅屋隐平沙,隔岸微闻唤酒家。
若道消愁全仗酒,也停双橹倩人赊。

寄题清溪寺?在峡州,鬼谷子之故居?

苏轼苏轼 〔宋代〕

口舌安足恃,韩非死说难。
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
遗书今未亡,小数不足观。
秦仪固新学,见利不知患。
嗟时无桓文,使彼二子颠。
死败无足怪,夫子固使然。
君看巧更穷,不若愚自安。
遗宫若有神,颔首然吾言。

题南海祠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何处人间得五羊,海城鼓角咽昏黄。
无心燕子观秦越,有口檐铃说汉唐。
九十日秋多雨水,一千年史几兴亡。
圣朝昌盛鲸波息,万国迎琛舶卸樯。

水龙吟·汉江流入苍烟

袁去华袁去华 〔宋代〕

汉江流入苍烟,戍楼吊古临无地。清霜初肃,鹰扬隼击,青霄凌厉。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念东篱采菊,龙山落帽,风流在、尚堪继。引满松醪径醉。诵坡仙、临漳宵济。茱萸细看,明年谁健,空悲身世。儿辈何知,更休说似,登山临水。那纷纷毁誉,耳边风过,我何曾记。

颂古三十一首

释玿释玿 〔宋代〕

此儿话计口皮边,点著风驰与电旋。
谩说镇州萝卜大,何曾亲见老南泉。

送萧行人汝和还京兼答丘给事懋实见寄

谢榛谢榛 〔明代〕

柳花飞尽使车还,肯向王程有醉颜。海峤春云征战里,河梁晚照别离间。

旧交青琐每同赋,老愧沧洲长自閒。梦寐相逢论谏草,不知身世隔关山。

贵溪有石相背而生俗名之背夫石余谓妻安背夫抑夫弃之耳易之曰夫弃石

利登利登 〔宋代〕

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

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

行宫

文天祥文天祥 〔宋代〕

十里宫墙一聚尘,天津晚过客愁新。
花啼杜宇归来血,树挂苍龙脱去鳞。
神德傥存终有晋,秣陵未改已无秦。
秋风禾黍空南北,见说铜驼会笑人。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