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其七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注释
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赏析

  这是《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潮。

  钱塘江,又称为浙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什么呢?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地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简析

  《浪淘沙·其七》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潮。首联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颔联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颈联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尾联描写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它的气概。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颇具画面感。

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此诗为其中之一。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您喜欢

宫词(七首)

洪贯洪贯 〔明代〕

双飞金凤翠云翘,舞袖三千尽绛绡。
一自銮舆西幸后,白头如梦说前朝。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

苏颂苏颂 〔宋代〕

衰病常求饮上池,药投坚痞苦难知。
间挥绿绮歌三乐,静玩韦编诵九师。
纵有文章忧瓿酱,剧无机智懒行棋。
爱君高唱多才思,撩摘羁怀入小诗。

百谷别余礼补陀出此扇索题走笔戏之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南海南头有落迦,观音宝座拥云霞。王郎内典应须看,此是支那小白花。

夜宿杨,晓起见雪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茅檐无声风不起,误喜夜来雨应止。
开门送眼忽心惊,失却前山万堆翠。
江南只说浙西山,更令著雪与人看。
诸峰尽处一峰出,凛然玉立最高寒。
溪声细伴吟声苦,客心冷趁波心去。
掉头得句恐天嗔,且唤征夫问前路。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张栻张栻 〔宋代〕

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
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
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
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

暮春

陆游陆游 〔宋代〕

辛夷海棠俱作尘,鮆鱼蓴菜亦尝新。
一声布谷便无说,红药虽开不属春。

不寝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三杯攻散愁肠易,百岁频开笑口难。
谁与南柯太守说,黄粱未熟且追欢。

南征八咏 其三 一战获胜,进攻葭投村,破之

林占梅林占梅 〔清代〕

鼓声雷动阵云浮,破竹长驱队不收。拔帜一军雄背水,用矛三刻壮逾沟。

焚巢竟使枭群散,入穴真能虎子求。夺险料应寒贼胆,降幡瞬见竖城头。

凿流塘二首

詹初詹初 〔宋代〕

门前凿三塘,流水常不息。
逝者诚如斯,间断伊谁忒。

赖婆桥诗

苏泂苏泂 〔宋代〕

赖婆桥下粼粼水,几见居人说废兴。
自笑年来车马迹,得如桥畔白头僧。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