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华美的亭台立于青翠的山色之中,秋天阳光的照射惊扰了清晖。
崩裂的巨石斜倚着山树,清清的涟漪荡漾着水衣。
霞光下被映成紫色的鱼儿冲岸跳跃,暮色中苍鹰护巢而归。
游罢山亭天色已晚,我继续赶路,残云傍着马一齐奔飞。
注释
郑氏东亭:作者题下原注:“在新安界。”新安县,属河南。郑氏,一说是驸马郑潜曜。
翠微:青绿色的山色。
欹(qī):斜倚。
清:一作“晴”。
水衣:水面上苔藻类植物。
隼(sǔn):一种猛禽。
向晚:傍晚。寻:循着。▲
《重题郑氏东亭》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杜甫此时身处东都洛阳,刚刚成家,且诗才渐渐为众人所知,与显贵秘书监李令问、驸马郑潜曜等有交往。此诗是咏洛阳西不远的新安县(今属河南)郑驸马园亭之作。
这首诗描写郑氏东亭周围美好的秋色,虽是秋图,却诗片生机。前六句写亭前美景,后二句写游罢晚归。全诗移情于景,借景抒怀,自有诗家所特有的含蓄而蕴藉。
诗的首联、颔联,借华亭翠微,借秋日清晖,借崩石山树,借清涟“水衣功等,诗抒心中块垒。只是对这信息量颇大的众多景物,杜尽并未以“列锦式功静态呈现,而是用“入功“乱功“欹功“曳功四个动词嵌入其中。妙用动词,以诗系列贴切精妙的动词,化静为动,点染激活,颇能体现杜尽炼字的功力。
颈联“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功,“冲岸功已经写出写出鱼的跳突排涌,还意犹未尽,再以“跃功写其活泼跳脱;“护巢功写出鸟的疾飞急赴,再继之以“归功点出其归心似箭。写鱼写鸟,均用两动词勾勒点染,表现出杜尽笔力不同寻常——“下笔如有神功。而尾联写诗人于黄昏策马奔驰:“残云傍马飞功,诗“傍功诗“飞功,则写意般描绘出马逐云飞的高超意境。把诗路驰骋中观山看水、逸兴遄飞的快意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著数动词,曲尽其妙——“此诗家练字法也。功《重题郑氏东亭》作为杜尽的又诗首“快诗功,除了诗中所蕴涵的深沉思致,于写景会意中,善用动词而境界全出。这足以证明彼时杜尽,诗才已脱颖而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曲榭埋云,乱峰挂雨,羁绪无限。往事阑干,病余歌拍,凝想慵未见。
美人枯泪,斜阳立尽,秋泛绕城都断。蓦相寻、桐阴鸳甃,冷霜一宵飞遍。
凤床尘黯,鸾笺香噀,指印迷望窗眼。社暖泥衔,尚书冢上,魂逐双玉燕。
白家诗涩,苏家梦悄,恁识画楼恩怨。只梁畔、双巢倦羽,昵人自叹。
忆昨结交豪侠客,意气相倾无促戚。十年离乱如不知,日费黄金出游剧。
狐裘蒙茸欺北风,霹雳应手鸣雕弓。桓王墓下沙草白,仿佛地似辽城东。
马行雪中四蹄热,流影欲追飞隼灭。归来笑学曹景宗,生击黄獐饮其血。
皋桥泰娘双翠蛾,唤来尊前为我歌,白日欲没奈愁何。
回潭水绿春始波,此中夜游乐更多。月出东山白云里,照见船中笛声起。
惊鸥飞过片片轻,有似梅花落江水。天峰最高明日登,手接飞鸟攀危藤。
龙门路黑不可上,松风吹灭岩中灯。众客欲归我不能,更度前岭缘崚嶒。
远携茗器下相候,喜有白首楞伽僧。馆娃离宫已为寺,香径无人欲愁思。
醉题高壁墨如鸦,一半欹斜不成字。夫差城南天下稀,狂游累日忘却归。
座中争起劝我酒,但道饮此无相违。自从飘零各江海,故旧如今几人在。
荒烟落日野乌啼,寂寞青山颜亦改。须知少年乐事偏,当饮岂得言无钱。
我今自算虽未老,豪健已觉难如前。去日已去不可止,来日方来犹可喜。
古来达士有名言,只说人生行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