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尘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这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这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
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鞅( yāng):马驾尘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尘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尘马稀少。
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念。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但道:只说。
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

鉴赏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就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那正是摆脱了官场的机巧,清除了尘俗的应酬“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深切感受。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柴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里人。墟曲,墟里、乡野。曲:乡僻。披:拨开。这两句是说,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这两句是说,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麻桑,可见他在劳动中同农民也有了共同语言。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充满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土:指被开垦的土地。这两句是说,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霰:小冰粒。草莽:野草。莽:密生的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庄稼一天一天生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反映着经过乡居劳动的洗礼,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纯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全诗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去田园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此诗便为其中之一。

简析

  《归园田居·其二》是一首五言诗。开头四句为此诗的第一层,它从正面写“静”;中间四句为此诗的第二层,着意描写田园生活的动态,继说与诗人交往者都是农夫,相谈的都是桑麻,充满着纯朴的氛围;末四句是此诗的第三层,说明此时心中亦乐亦忧的乃是作物与耕地。全诗集中描写了归田之后的日常生活与自适心境,诗意脉络清楚,结构次第有序。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您喜欢

写竹寄俞潮宗先生

王绂王绂 〔明代〕

与君一别十年余,每见人来问起居。
尽说丰神清似竹,霜明须发影疏疏。

步蟾宫·蓂开四叶祥光发

佚名佚名 〔宋代〕

蓂开四叶祥光发。又还是、清和时节。昴星呈瑞夜来明,庆此日、挺生英杰。少年玉树神清澈。未说到、龟龄鹤发。愿言鹗荐早蜚声,任丹桂、一枝高折。

荆门别王峻封

刘士璋刘士璋 〔清代〕

下马邮亭饮君酒,君醉不辞酌以斗,故人情笃重分手。

并行共宿三旬同,长途渺渺随秋风,河梁一赋嗟西东。

人生聚散岂非数,他日相逢定何处,我返自崖君且去。

送王敬之行人使高丽

王缜王缜 〔明代〕

使君一点度辽城,千里騑騑四牡轻。玉节遥从天上至,锦袍偏照海边明。

山围城郭玄菟在,江定风波绿鸭平。想得少年惊绝域,半誇麟凤半蓬瀛。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说得一尺,行得一尺。
身非肉团,心如墙壁。
用光眉十方,照世眼双碧。
诸尘三昧兮在我自然,万像森罗兮与渠平出。

寄问喻邦相病时中秋前二日

胡应麟胡应麟 〔明代〕

咫尺牙旗越水头,招寻犹滞木兰舟。羊裘万里归风雪,龙剑三旬隔斗牛。

沈约病馀偏瘦损,虞卿书就任穷愁。生憎后夜双溪月,独照胡床八咏楼。

和春雨韵

王洋王洋 〔宋代〕

荣辱一时梦,浮生百种心。
愚因难化稳,懒为不治深。
分退何须卜,贪高每自斟。
须君说情话,泽畔保行吟。

七月三十日祖母初度时年八十九

杨基杨基 〔明代〕

白发青瞳寿者身,每逢佳节话咸淳。
百年未尽四千日,来岁还周九十春。
迁客无家空望拜,孤臣有表竟谁陈。
今朝风雨茅茨底,应对儿孙说远人。

栽桑

陆文圭陆文圭 〔元代〕

细听遴妇低眉说,年年育暨苦无叶。
山童执筐入市献,一称百钱独未惬。
更兼春雨土窗寒,忍风灵儿头嗫嗫。
买丝织绢轮官外,空借怜机间一月。
阿姑卒岁无繻实,小儿露骭风吹裂。
今时县官清且明,课民务本令必行。
担桑赪肩荷锄去,青青布种环郊城。
明年家养一百箔,巷乡缲车栋花落。
满笼新丝白云香,听赛收官鼓声乐。

感昔

陆游陆游 〔宋代〕

行年三十忆南游,稳驾沧溟万斛舟。
常记早秋雷雨霁,柁师指点说流求。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