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介绍

  赵秉文(1159-1232)金朝文学家、理学家。字周臣,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登进士第,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集贤院事,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赵秉文生性好学,诗文书画皆工,在当时颇有文名。其散文所表现的哲学思想,以周程理学为主,宣扬仁义道德性命之说。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善草书。著作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等。

  赵秉文在书法上与同时代的党怀英、王庭筠、赵沨齐名,但赵秉文的书法早年却是取法只比他长八岁的王庭筠。王庭筠是米芾的外甥,大约“近水楼台先得月”,书法学米芾,并很得形神,时人甚至誉王庭筠书法“不在米元章之下”。▲

成就

文学
  赵秉文“历五朝,官六卿”,朝廷中的诏书、册文、表以及与宋、夏两国的国书等多出其手。他所草拟的《开兴改元诏》,当时闾巷间皆能传诵。他学识广博,著有《易丛说》、《中庸说》、《扬子发微》、《太玄笺赞》、《文中子类说》、《南华略释》、《列子补注》等,且兼善诗文书画。金人刘祁称他“平日字画工夫最深,诗其次,又其次散文”。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元好问称他“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至五言,则沉郁顿挫,似阮嗣宗,真淳古淡,似陶渊明”。前后主文坛四十年之久,成为金朝末期“文士领袖”。晚年逢金朝衰乱,以禅学求慰藉。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传世,另有《道德真经集解》收录在道藏中。

书法
  赵秉文在书法上与同时代的党怀英、王庭筠、赵沨齐名,但赵秉文的书法早年却是取法只比他长八岁的王庭筠。刘祈《归潜志》云:“赵秉文幼年诗与书皆法子端(王庭筠),后更学太白、东坡,字兼古今诸家学,及晚年书大进。诗专法唐人,魁然一时文士领袖,自号闲闲居士云。”元好问《中州集》谓赵秉文“工书翰,字画有晋魏风调,草书尤警绝”。

藏书
  官翰林修撰,南渡拜礼部尚书,作《遂初园记》:“老屋数楹,名其庄曰‘归愚’;闯户而入,名其堂曰‘闲闲’。堂之两翼,为读易思玄之所。少南,竹柏森翳,有亭曰翠真。又南,花木丛茂,有亭曰伫香。……稍西,临眺西山,台之名曰悠然。其东,丛书数千卷,蓄琴一张,庵曰‘味真’。闲闲老人得而乐之。玄易书数册,吟讽终日。有客来,则接之,焚香宴坐。”抄录古文,至老不衰,两目昏然不已,所积甚富,上至六经,以及庄老、医药、浮屠等。 ▲

作者《赵秉文》的诗文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除夜二首 其一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梅花无信报平安,又听谯门画角残。荒郡人烟穷腊外,上方楼阁晚云端。

沉沉鸟没天无尽,漠漠烟昏山更寒。日暮数峰犹带雪,城头霁色入栏干。

游崆峒四绝 其一 青龙峒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青龙不可见,云自洞中出。为雨济人间,归时杳无迹。

游崆峒四绝 其三 翠屏山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山作屏风样,其如空翠何。不遮秋塞尽,空障夕阳多。

游崆峒四绝 其三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断碑零落任苔封,想像当时问道宫。烟锁洞天三十六,时人空礼白云中。

题巨然泉岩老柏图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雪嵓森危有老柏,几度寒泉漱秋月。气淩层空白日寒,根贯断崖苍石裂。

奔腾逝水送流光,剥落古苔封老节。明堂未作栋梁材,潦倒风霜半无叶。

何人胸次富泉石,巨然袖中董元笔。崖倾岸绝无人见,夜半移舟真有力。

贤侯笔力今曹植,气象参天二千尺。为回笔力挽万牛,顿觉烟岚少颜色。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三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太极齐元始,三光并照临。勤劳忧国念,恻怛爱民心。

玄鸟歌殷母,思齐咏太任。两朝难俪美,万古播徽音。

昌平狄梁公庙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力扶沧海将颓日,目送西山不尽云。一邑岂能专惠爱,至今天下不名君。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一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翩翩万里鹤,日暮将何之。昏鸦择所安,笑汝不知时。

孔席不暇暖,此理吾何疑。尚愧渊明翁,浊酒时一持。

稠桑谷遇雨

赵秉文赵秉文 〔金朝〕

穷秋两渡稠桑谷,马滑还经险路过。骑上下山三十里,天教冲雨看黄河。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