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李白〔唐代〕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
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排遣愁思。

注释
戴天山:在四川江油市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
不遇:没有遇到。
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树丛深处。
青霭:青色的云气。
倚:靠。▲

赏析一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首联是说,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流连忘返,且让人想到道士居住此中,正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个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颔联是说,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山寺的钟声。

  颔联写的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相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的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颈联是说,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颈联写的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清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细腻:“野竹分青霭”用了一个“分”字,用来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挂碧峰”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即可以看出道远的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会到诗人造访不遇,怅然若失的心情。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尾联是说,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的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结尾两句,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创作背景

  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应该是这期间所作。

赏析二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故乡。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次年,李白便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山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以上四句。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浑为一体。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竹前冠一“野”字,是说翠竹是自然长成,并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觉可喜可爱。“霭”前冠一“青”字,与竹色协调,融为一色。“飞泉挂碧峰”,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具有引入入胜,令人留连忘返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方才点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题。人们都会有这样的常识:大凡去访亲探友,不能相遇,就会令人焦躁不安。李白去拜访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无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着急呢?尽管道士不在,诗人并没有立即返回,他远道而来,总想能见到道士,同他畅谈一番。“愁倚两三松”,写得极其生动形象,写诗人等待道士回来,倚靠遍了道士门前的两三棵松树,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颇能传神,把诗人着急的神态。刻画得清晰可见,历历在目。“无人知所去”,是一般的陈述句。只是说明道士不知所去。是为“愁倚两三松”句,所作的铺垫。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所以,吴大受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诗筏》)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简析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主要写诗人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而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般的优美生活情境,充溢着年轻诗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全诗纯用白描,平易自然,景美情深,风格清丽。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猜您喜欢

寿雪窦寺炳同长老

陈著陈著 〔宋代〕

昌黎大颠相接识,为说道理惊孤寂。
欧公喜与惟俨交,爱其文逸通经术。
自顾拟非韩欧伦,漫游亦到沙门释。
明觉后人少野师,湖海宿尊推第一。
胸中自有大藏经,此外三兼翰林笔。
坐断名山皆梵家,能有几人知本色。
不从钵盂计颗粒,则向栋宇争寸尺。
彼滔滔者何足云,我油油然自相得。
年年荷师寿我生,今何以寿师生日。
欲写丹霞赞其高,师自有流乳一峰矗天碧。
欲倾嵩渌扬其清,师自有飞雪千丈挂空白,
但有数语一溪藤,相伴瓣香飞入室。
缘师法门本是空,我也将空当真实。
世閒何事非戏剧,请师一笑撼动天开图画壁。

腊月三日义乌道上寄潘义荣

郑刚中郑刚中 〔宋代〕

天风生暮寒,一夜新雪积。
迟明兀箯舆,乱入山径窄。
茅檐两三家,鸡犬不见迹。
冬令顷弗严,草木僭春色。
愆阳入桃杏,弄暖浪蕊坼。
肃然变霜威,犯者辄衰息。
独馀山上松,不动与寒敌。
十丈伟标致,四面风淅沥。
时于翠叶中,碎挂琼玉白。
忘我道路叹,但觉心志怿。
拥鼻作孤吟,清思浩无极。

十六日自怀远解缆风色大顺喜吟一律

张洵佳张洵佳 〔清代〕

长淮形势亘蟠空,千里征帆踞上风。云脚遥拖洪泽远,涛头直接大江东。

秋深芦管飞霜白,天远沧波浴日红。幸我回头先得岸,不然仍在浪淘中。

笺年老逢春八首·年老逢春春莫疑

邵雍邵雍 〔宋代〕

笺云: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
且无形可见,只有意能知。

赠王渊之

徐祯卿徐祯卿 〔明代〕

君不见十月狂风吹白雪,长安城中地欲裂。
朱门酒垆红炙天,空里琼花旋消灭。
由来都国盛繁华,青云络绎满仙车。
浪说黄金赐寒士,争言白璧谒侯家。
骄矜意气遥相羡,片善朝推蒙夕荐。
待诏虚沉金马门,传宣直上麒麟殿。
王郎濩落尔何求,千里乘驴被黑裘。
空论作赋称才子,未肯低眉事贵游。
知君不得逢杨意,终愧明时老督邮。

贫贱别

王跂王跂 〔明代〕

东郊野水湔云白,万树嘶蝉生暝色。
弟兄贫贱易飞分,气怆尊前辞不得。
更须质酒送君行,酒尽须还不计程。
细说江头歧路错,共眠船底月华明。
人生三十行已矣,荣稿存亡本堪拟。
一屋同居愧士衡,十年减产知张季。
相望行舟一叶飘,孤舟倍觉路迢迢。
转喉有意泪相噎,背橹无言魂自销。
寂寞归眠对蔓花,对花独醉更咨嗟。
寄语莫言为客苦,纵非为客亦无家。

和谹父连雨快晴

王洋王洋 〔宋代〕

官无三不遇,身负四宜休。
无意花迷眼,唯因月上楼。
役车悬白地,社鼓祭黄收。
何事关心切,逢人说有秋。

小楼独坐用菊潭壁间韵

施枢施枢 〔宋代〕

帘卷疏风入小楼,夕阳衔雁欲西流。
无人细说吟边事,独有黄花共晚秋。

赠雷相士

王镃王镃 〔宋代〕

心事分明说与君,功名已付峡西云。
只须相我穷吟骨,清比唐人得几分。

戍卒说沉黎事有感

陆游陆游 〔宋代〕

亭障曾无阅岁宁,频闻夷落犯王灵。
孤城月落冤魂哭,百里风吹战血腥。
瘴重厌看茅叶赤,春残不放柳条青。
焦头烂额知何补,弭患从来贵未形。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