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宴左氏庄

杜甫 杜甫〔唐代〕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林风 一作:风林)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林风吹得树叶簌簌作响,夜空中的新月已经落下。卸了套的琴横陈于桌上,不知不觉让清露沾湿了衣裳。
看不见的流水傍着花径流过,泠泠之声盈耳。春星灿烂,夜空犹如透明的屏幕,映带出草堂剪影。
烧烛检书,奇文共赏,疑义相析;看剑引杯,一杯接着一杯,激起我满腔的壮志豪情。
写就新诗,忽闻传来吴音吟咏,又勾起了我前几年泛舟江南的回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心不禁穿过浩渺的时空,飞落到当年范蠡的小船上。

注释
夜宴:夜间饮宴。《新唐书·五行志一》:“光宅初,宗室岐州刺史崇真之子横杭等夜宴,忽有气如血腥。”
纤月:未弦之月,月牙。《杜工部草堂诗笺》注曰:“新月也。古乐府:‘两头纤纤月初生’,鲍照《玩月诗》:‘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林风:有版本作“风林”,《杜臆》中认为:“风林”应作“林风”,才与“衣露”相偶,而夜景殊胜。
净:《杜臆》“衣已沽露,净琴犹张,见主人高兴。琴未弢衣,故用“净”字,新而妙。另有一种说法则是认为“净”一作“静”。《说苑》:“孺子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或以衣为琴衣,非是。谢朓诗:“静琴怆复伤。”
张:打开。
暗水:伏流。潜藏不显露的水流。李百药诗:“暗水急还流。”庾肩吾诗:“向岭分花径。”
草堂: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张伯复《诗话》:“春星带草堂”,古今传为佳句,只一带字,便点出空中景象。如“玉绳低建章”,低字亦然。带,拖带也。《北山移文》:“草堂之灵。”
检书:翻阅书籍。江淹《伤友人赋》:“共检兮洛书。”
看剑:一作“煎茗”。
引杯:举杯。指喝酒。
吴咏:犹吴歌。谓诗客作吴音。
扁舟意: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句践灭吴,谓范蠡曰:‘吾将与子分国有之。’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乘扁舟泛五湖,终不返。”因以“扁舟意”为隐遁的决心。▲

赏析

  此诗首联“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二句自然而脱俗。上句点明夜景,下句紧承宴事,意象和谐而又形容妥帖。“林风”有本作“风林”,《杜臆》以与下文“衣露”相偶之故,认为当作“林风”,《杜诗详注》更以说理加以论证:“‘林风’相微,‘风林’则大,只颠倒一字,而轻重不同”,大约是说作“风林”的话会妨害意境的和谐,叨扰春夜的静谧,又和“纤月”等意象有失协调。另外,杜甫还有“湖月林风相与清”(《书堂既夜饮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的诗句,也是夜宴情景,以“林风”、“湖月”对举,考虑到诗人的思维习惯,或可作为“林风”的佐证。纤月,则是月初新生的月牙儿,黄昏而生,所以才能中夜而落。成善楷判断该诗写的是早景(《杜诗详注》),就不仅颠倒了时序,亦且错会了诗意,他由此生发的别解,颇乖诗义。正如黄生所云“夜景有月易佳,无月难佳,按此偏于无月中领趣”(《杜诗详注》),即是全诗所描写的是夜景而非早景之意。

  衣露,一般解为中夜露下沾衣,《说苑》有“孺子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的典故,联系到弹琴事,杜甫或正用此事,但也让人极易联想到《诗经》中“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的诗句。露能沾衣,可知湛露其繁,时当春夜,或可拟于李白“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景象,但生机略似,杜诗则多一种简素。净琴,一作静琴。《诗经》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谢朓也有诗云:“静瑟怆复伤”(《谢宣城集·奉和随王殿下·其六》),似乎作“静琴”才是,意为静好之琴,但“净琴”也不妨为杜甫别出心裁。“净琴”显示了素琴横陈,曲如山泉,潺湲叮咚泻出幽谷,顿时脆响盈耳,清新扑面的景象。且杜甫又是极钟爱“净”字的,诗如“明涵客衣净”(《太平寺泉眼》)、“天宇清霜净”(《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雨洗娟娟净”(《严郑公宅同咏竹》)等,都是他用“净”字的出色例证。“张”,又像是设势,同时巧妙地点出了夜宴的开始。一个“张”字,不待言曲而音声之妙已浃人情思,李白有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听蜀僧濬弹琴》)。“张”与“挥”字一般,不仅形象妙肖,而且意味无穷。首联干净洗练,一段雅致,在林风、纤月的映衬下,在中庭静夜悠扬的琴声里,油然升起。

  如果说首联意境超然、高蹈尘外的话,颌联“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二句则涉笔成趣,翩接人间。当夜而能辨出“暗水”,应当是闻其淙淙细流之声;而“花径”为黑暗所遮没,也是非其芬芳馥郁之气所不能察觉到的,暗水流花径,虽然不言声味,而声味隐然毕现。纤月既落,春星当繁,“满天星斗焕文章”,自然会有星垂檐低的错觉,一个“带”字,被杜甫锤炼得精当熨帖,妙义入神。然而承上文成善楷误以为是早晨而对“带”字别有新解,他认为“带”字音义同“逝”,流逝而去的意思,盖谓黎明时分,月落星沉,虽似也合文意,但颇违春水繁星的意境。“带”字含义,且如《吴都赋》“带朝夕之濬池,佩长洲之茂苑”,李善注云:“带、佩,犹近也”,而杜甫又有“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不寐》)的诗句,那么“带”约略可以训为“近”的意思,描绘的是星垂接宇的景象。“带”的这种用法在杜诗中还有诸如“ 江城带素月”(《听杨氏歌》)等,也可知杜甫是惯常这样描写和表现的。“春星带草堂”,作为诗人的主观感受,描绘的是灿烂星空笼罩下的奇幻夜景: 暗水,溶溶脉脉地沿着花径流转;春星,辉辉煌煌地映带着茅椽草堂。全联正如黄生所评:“上句妙在一‘ 暗’字,觉水声之入耳”,“下句妙在一‘带’字,觉星光之遥映。”(《杜诗详注》)杜甫选取这样的情景和物象形诸笔端,不仅雅致非常,而且野趣盎然。

  铺叙停当了,颈联“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二句便转笔描写夜宴的场景,宾主雅宜,乐在其中。检书,大约是宾主赋诗而寻检书籍。之所以选取“检书”的意象,也许在应景的同时,杜甫也寄寓了自己的一种偏好和情趣,从杜诗喜欢用事可以推知杜甫十分看重才学,自然而不免热爱读书,“读书破万卷”(《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床上书连屋”(《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一)等诗句都是他的自纪。这里清夜烧烛检书的意象,对读书人而言,有特殊的亲切感,四壁寂然,青灯黄卷,众人不堪其清冷落寞,读书人也不改其读书之乐,更何况与诸同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集·移居二首·其一》),自然更是其乐融融,不觉烛短了,另外杜甫还有“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的诗句,也足见他“检书”的乐趣。

  看剑,有本作“煎茗”,一作“说剑”。作“煎茗”在格律上既不合乎平仄,在诗意上又与当句“引杯”有复,意境平常,当非杜甫原诗。作“说剑”则与《庄子》外篇《说剑》篇名有复,而杜甫此处似乎并非想用《庄子》的典故,当系后世传抄中浅人所臆改,但看杜诗其他篇目,可以得知杜甫实有中夜“看剑”的喜好,如《蕃剑》诗中描写道:“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在《夜》诗中又有“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在《重送刘判官》诗中又云:“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再到苏轼化用杜诗有“引杯看剑话偏长”的诗句,均表明当是“看剑”。杜甫所以喜好看剑,其实不难从他致君尧舜的抱负和其性格中慷慨磊落的特点看出,雄剑、虎气、龙身,未尝不是杜甫自况,虽是一介寒儒,但当其意兴勃发,便自有心雄万夫的气概,《杜诗详注》云:“因看剑而豪气生于此,快饮亦宜引杯长矣”,言颇中肯。至于清夜引杯,似乎是杜甫的一大嗜好,杜诗有“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遣意》)的句子。 酒兴偶动,便不可支,若遇贫困潦倒之际,自然难免“酒债寻常行处有”了,而检书论文看剑,又是无酒不欢的。诗酒流连,对于古代文士而言是极适意的享受,杜甫有诗:“何当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说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赠卢参谋》);“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一),似乎以诗文侑觞,才能畅情恣性。而《新唐书》记载杜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事”,那看剑引杯,不亦宜乎?

  颈联上句检书恬淡虚静,下句看剑引杯挥洒灵动,表现出夜宴气氛渐趋热烈,而宾主欢洽之情透在字间,“顾宸曰:一章之中,鼓琴看剑,检书赋诗,乐事皆兴”(《杜诗详注》),正是此意。

  尾联“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写宴席上勾念起作者以前泛舟吴越的记忆,即事作诗。开元十九年(731年),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历时四年的吴越之游,他登金陵、下姑苏、渡浙江、游鉴湖、泛剡溪,历览了诸多名胜古迹,领略了江南水乡的无限秀美,反映在杜甫的诗篇如《壮游》,就用大量的笔墨来追忆吴越之游,且充满眷恋、略带遗憾,而想往之情不能自已,如“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再如《夜三首》之一写道:“向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题郑监湖亭》),可知吴越之游给杜甫留下了十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或者简直可以说吴越已经成为他心中的一方乐土。此时此景此地,在相距千里的齐赵之地听到吴音吟哦,杜甫心中很自然地会油然升起一种异样的亲切感,而联想回忆起自己泛舟吴越的情景。《史记》有范蠡乘扁舟游五湖的故事,杜甫若心存此典故,大约也透露他委心自然、形神萧散的人生追求。《夜宴左氏庄》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尚未为忧愁和烦恼所累,尾联所反映的,也许正是杜甫自然流露出的向往自由的超脱心境。

  全诗取象自然而脱俗,林风、纤月、湛露、净琴、暗水、花径、春星、草堂,使诗篇透着隐隐的生气和散着丝丝的野趣;而叙事如检书、看剑、引杯、咏诗,又不辜负风月,极切于情景,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毕具;不单如此,再经由杜甫笔夺造化的炼字工夫,用“落、张、流、带”等字将上述意象巧妙地点缀联接,不觉句句清新逼人,妙不可言;而末一联杜甫又用含蓄不尽的笔法点出自我感受,既应景又情真意切,自然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不禁陶醉在全诗的和谐之美中。《唐诗近体》赞此诗曰:“写景浓至,结意亦远。杜律如此种,气骨有余,不乏风韵。虽雅近王、孟,实为盛唐独步。”全诗结构如《杜诗详注》所说,“时地景物重叠铺叙,却浑然不见痕迹,而逐联递接,八句总如一句,俱从‘夜宴’二字蓦写尽情”,知是丝丝扣题而又浑如天成,最是上乘。此诗确实如杜甫所推崇“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的标准,《夜宴左氏庄》称得上杜甫清丽诗篇的典范之作。▲

创作背景

  此诗为杜甫早期作品,当为杜甫漫游齐、赵时所写,时间应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之后。这当是夜宴赋诗,席上杜甫闻坐间有以吴音咏诗者,顿时勾念起自己不久之前泛舟吴越的记忆,即事兴感,遂命诗篇。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按顺庆毕事力疾之岳池道中漫兴

苏葵苏葵 〔明代〕

药石无功日皱眉,笋舆扶强问行歧。病来不减娄公跛,老去真同顾恺痴。

万事乾坤犹在梦,一春花鸟未成诗。风流我愧人豪甚,怕有尧夫暗解颐。

吊辨才二首

周文璞周文璞 〔宋代〕

坡使参寥滴奠茶,定将老泪湿烟霞。
谁知走入灵山队,又对闲人说法华。

肖甫送至天雄故城因观宋大观五礼碑同赋

黎民表黎民表 〔明代〕

风吹古城势欲倒,征车北指燕山道。
道傍穹碑十丈余,雨剥霜风卧青草。
我行拂拭开尘沙,良工独苦咸咨嗟。
婉丽似出虞秘监,廓落正类颜琅琊。
金薤离披立蛟鹄,赤手欲掣生龙蛇。
谁其能此宋令主,千载重操黑帝矩。
宫中才人捧砚立,殿前常侍登床取。
白麻宣诏赐天雄,署衔纸尾纷华虫。
雕镌琬琰勒黄绢,典雅尚有承平风。
可惜龟螭半班剥,牧童烧焚牛砺角。
铜仙何日去咸阳,花石无踪寻艮岳。
停骖啜古不胜悲,况是邮亭把手时。
关门令尹逢迎处,更说羊公曾过之。

新愁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宿怅故难遣,新愁岂易安。
囷空鼠号掷,庭静鸟喑寒。
月盛中秋色,人亏上国欢。
湾头十二卫,泣涕乞同銮。

送直禅人

释宗杲释宗杲 〔宋代〕

直出直入,直行直坐。
直禅上人,直须恁麽。
本自圆成,不立功课。
饥来吃饭,寒来向火。
不在瞿昙,非干达磨。
拟心思量,返遭殃祸。
我说是言,已招口过。
明眼人前,一场话堕。
请事斯语,无忘骨剉。

江南别送毛给事吴行人蒋进士

徐问徐问 〔明代〕

春寒寂寂花事迟,驿楼弱柳青垂丝。玉瓶酒尽客不醉,东风惆怅令人思。

问君此行去何极,共说毛君司谏职。直词戆谏昔回天,天子时时借颜色。

吴君仗节中州行,骅骝骨格众目惊。归来起居北堂下,汉槎又促趋严程。

蒋君年少拾高第,要路勋名行远致。终孝三秋宰木长,细草新蒲乱愁思。

可怜去后凡马空,到时花发燕山红。各言相离会何日,长笑百年成转蓬。

愧予衡茅守儒素,贫病无书问亲故。心随河水转北流,回首斜阳渺烟树。

因道友说陈抟打睡警之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日当午,有巴鼻,莫似这汉打瞌睡。精魄沉滞识神牵,堕入三途难出离。

我这里,不如是,眼若不睡诸梦除。端然静坐没牵缠,纵横自在无萦系。

学道人,生惭愧,普庵万劫眼不闭。鼻孔连天叫大哥,海纳细流通大意。

劝君修,休退志,坐断乾坤无别义。一条脊骨鍊纯刚,撑天拄地更无二。

这光明,全体是,充满山河崇富贵。明月堂堂皎碧天,绝待灵明撒手去。

一事无心了便休,祖门一句普天取。离相非空无别是,无声之乐响啾啾。

赏梅游中塘分韵得影字呈水心

戴栩戴栩 〔宋代〕

神仙宅空碧,下亦爱人境。
中塘岂所么,群物贲华景。
始憩罗浮舟,水迅山石矿。
三冈肇兹源,清旷可百井。
疏起樵屋烟,密竚玉娥影。
陇狮鼓雪鬃,石乌延帨颈。
未竟前后村,忽迤东西岭。
洁谐竹买邻,丑愧栎生生瘿。
岁晏泽澍沽,日燥霜力猛。
翩共千万芳,阻此一半骋。
穷哦吊羁艳,炽炬药酷冷。
谁料风骚家,敢奋造化秉。
儿童骇新观,父老发旧省。
初斸莎根移,肃布花阵整。
春筐望雨肥,月桥任枝{疒省}。
胡为浪钩引,众喧侵独静。
滋味已足冠,色香难自屏。
徘徊重徘徊,天北大星耿。

苏武慢·扫尽风云

虞集虞集 〔元代〕

扫尽风云,绰开尘土,落得半丘藏拙。青松为盖,白石为床,一切物情休歇。几度蓬莱,布袍长剑,闲对海波澄澈。是谁家、酒熟仙瓢,邀我共看明月。归去也、玉宇寥寥,银河耿耿,铁笛一声山裂。三花高拥,九气弥罗,缥缈泰清瑶阙。手把芙蓉,凌空飞步,今夜几人朝谒。便翻身、北斗为杓,遍散紫瓯香雪。

延寿寺见红药小魏扬州号为醉西施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醉红如堕珥,奈此恼人香。
政尔无言笑,未应吴国亡。
© 2023 经典古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